一种手感类似“老粗布”的聚苯硫醚纤维隔膜,每平方米售价400元,通过材料的表面改性,可以做到“透液不透气”,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碱性电解槽隔膜;一款可以循环利用的中空纤维分离膜,能靶向拦截、过滤、留存需要的成分,可用于饮用水提纯、垃圾渗滤液处理等领域……
膜产业是沧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沧州市政府与天津工业大学合作共建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成功引入碱性电解水制氢隔膜、中空纤维纳滤膜等18个项目,注册公司10家,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走进海派特膜科技(河北)有限公司二楼的恒温恒湿车间,几百支白色柱式高性能中空纤维分离膜组件格外显眼。这批产品即将发往沧州临港经济开发区,用于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
“高性能中空纤维分离膜,是我们的核心产品。”公司副总经理方朗介绍,该成果来自天津工业大学王亮教授团队,项目落地后,高性能中空纤维分离膜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并非易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
“天津工业大学拥有全国唯一的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分离膜领域有700多项专利,但真正落地转化并不容易。”王亮说,科技成果从概念到产业化,需要孵化、中试等过程,离不开资金、场地、专业管理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
当时,沧州正计划培育一批可突破膜产业发展瓶颈、实现膜产业链高端化发展的企业,生产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国内急需的膜产品。可人才、技术、项目从哪儿来?
他们找到了地缘相近,并且有大量膜技术成果的天津工业大学,为了达成合作,多次到该学校商谈。
“沧州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院长魏俊富给记者一一细数:从天津坐高铁到沧州仅需22分钟,聚酰胺、聚丙烯等功能性膜上游原材料供给充足,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海水淡化等下游应用场景丰富。
当年6月,双方决定共建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打造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平台建起来了,第一步就是筛选好项目。得知研究院公开征集科研成果的消息,天津工业大学的老师们积极性很高,“大家花了这么多心血的科研成果,不能只是锁在柜子里!”
但魏俊富发现,很多项目虽好,却难以实现量产。如何精准地把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市场空间大的项目“捞”出来?
以膜技术为特色,研究院瞄准新材料、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目标,组建技术专家委员会,对科技项目技术先进性、成熟度等进行论证评估;组建经济性专家委员会,对科技项目经济可行性、市场化前景等进行综合评审。
经过层层筛选,18个项目脱颖而出,入驻研究院,其中就有王亮团队的“智能化与模块化膜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以王亮团队的项目为基础,2022年9月,海派特膜科技(河北)有限公司和海派特智能化设备(河北)有限公司成立。
沧州高新区管委会明确专人负责,为企业办理用水、用电、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立项审核等各种手续,厂房5年内免收租金,营业执照1天办好。
更让方朗惊喜的是,研究院就建在企业所在的产业园,这让他们与天津工业大学联系更加紧密。
“从建设生产线到中试,再到项目投产,我们仅用了一年时间。”方朗满意地说。
智慧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MVR蒸发结晶设备……记者看到,在海派特厂房里,整齐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净水膜法污废水处理与再生回用设备。
“目前,我们已手握数十项核心专利,并参与零排放技术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成为具有市场领先优势的水及危固废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方朗告诉记者,今年,海派特河北公司产值预计达5000万元。
海派特还有更大的目标。“我们正与天津工业大学合作,研发更高强度、更高分离精度和更高分离效率的中空纤维分离膜产品,希望通过技术迭代,完全摆脱国外掣肘。”方朗说。
在研究院展厅的一个台子上,摆放着一簇“银丝”,金属外壳,大概和面条差不多粗细,掰开一根,仔细看,中间是空心的。
“这是高纯氢分离膜。”天津工业大学教授王志刚告诉记者,混合气体接触到膜壁后,通过化学反应,分离出高纯氢,可用于制作燃料氢,降低氢能源成本,还可将高纯氢提纯至超纯氢,应用到半导体芯片制作领域,解决电子级超纯氢纯化设备依赖进口问题。
2022年,为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走向市场,王志刚带着团队入驻研究院,成立沧州市鑫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工业化项目,需要经过长时间验证。”王志刚说,相比课题资金,投资基金更青睐能直接用于生产、投入商业化运作的成熟技术,对高校的科研成果有耐心的投资者少之又少。
“对于大多数项目团队而言,由于不熟悉资本市场、缺乏工程化经验,创业失败率居高不下。”魏俊富说。
以重大项目支持带动研发水平提升,省科技厅通过项目经费支持研究院近500万元;“扶上马”后再“送一程”,沧州市政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为研究院提供不少于3亿元经费支持。
“高温节能管式炉、陶瓷纤维炉、中空纤维纺丝机……这些设备,每台都价值好几十万元。”走进中试车间,王志刚告诉记者,有了这些设备,就可以预测和解决量产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目前他们还在改良技术,提高大规模生产成功率。
然而,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材料、密封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仅靠他们一家企业,困难重重。
“就拿密封环节来说,把膜丝和阀门管件焊接在一起,听起来很简单,但我们的膜只有10微米厚,一不小心就会焊穿。”王志刚说,这可把团队难住了。
得知项目推进遇到难题,沧州市政府和高新区领导多方为他们联系合作伙伴。没过多久,省内外五六家从事专业焊接的企业找上门来。
“目前,我们正和沧州本地一家企业合作进行焊接试验,成品率已达60%,接下来不朽情缘官方网站,我们还得继续改良技术,争取将成品率提高至80%以上。”王志刚说,预计今年年内,成套高纯氢提纯装备就能研制出来。
谭小耀教授团队研制出第一代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可有效去除空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来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后,还能成为工农业生产领域不可多得的原料;张拥军教授团队生产出多种蛋白分子印迹膜,可以选择性地提取白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目前,一个产品已进行小批量生产。
走进沧州工苑新型膜材料有限公司的成品区,一轴轴“粗布”正被工人打包,准备运往温州市的电解制氢设备厂家。
“这可不是普通的‘粗布’,它是低膜阻低渗氢聚苯硫醚纤维隔膜,可以有效阻隔碱性水电解槽内混合气体,保证气体纯度。”天津工业大学教授、沧州工苑新型膜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振环介绍。
“以前,国内企业都倾向使用进口的复合隔膜,该技术在欧美、日本应用普遍,具有气密性好、膜阻低的优点,而传统聚苯硫醚纤维隔膜由于膜阻高、气密性差,一直被行业诟病。”李振环说。
2022年,李振环团队开发出更适合国内500标方乃至1000标方的大电解槽的高致密、亲水型聚苯硫醚纤维隔膜,能有效替代国外进口产品。
但没想到,新产品上市后,推广并不顺利。很多人对国产膜不信任,觉得还是进口的靠谱。
几经辗转,李振环在高新区管委会帮助下,找到本地一家电解氢企业,愿意尝试工苑生产的膜。1000标方的电解槽里,工苑的膜经多次测试,都成功制出高纯氢。
项目顺利实施,工苑在业内“一战成名”。如今,亲水型聚苯硫醚纤维隔膜已占据国内碱性电解槽制氢90%以上的份额。
“沧州有大型化工企业,还有千余家膜相关企业,引来了电解槽、隔膜、风电等上下游产业链项目。”李振环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今年公司产值至少能达2000万元,明年争取再翻一番!”
为进一步优化膜产业发展生态,沧州市政府签约沧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分离膜产业基地配套蒸汽供应体系项目、沧州供水排水集团水处理中心项目,全面完善膜产业发展配套所需。
“膜材料—膜设备—膜应用”,全产业链发展让沧州成为京津膜技术转移首选地。
目前,沧州高新区正谋划“一中心两基地三平台”建设,以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为研发中心,建设以沧州明珠、东鸿制膜等企业为主的功能性膜产业基地,以反渗透膜、纳滤膜等为核心的分离膜产业基地,同时,建设中试放大平台、检验检测平台、交易展示平台,实现制膜设备共享,提供膜材料权威认证,打造膜产品集散市场。
“研究院将沧州的产业政策优势和天津工业大学的科研技术成果充分结合,计划三至五年内,将沧州的膜产业基地打造为京津冀创新高地和膜产业聚集地。”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症结在于产学研相互脱节:有的科研立项“孤芳自赏”,没有摸准市场的脉搏;有的企业点对点寻找创新资源,周期长、成本高。
在张拥军教授的实验室,玻璃器皿里漂浮着几张胀大的薄膜,研发人员拿着滴管不时往里面滴入液体,做着蛋白分离纯化实验;胡云霞教授的实验室里,一台纺丝机轰轰作响,绕丝轮不停转动,他们正制造新一批膜丝,用于污水处理实验……
研究院建在产业园,打造设备齐全的科研空间的同时,又建设了“拎包入住”的孵化空间。
原本苦于没有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在平台支持下融了资,解了燃眉之急;“沉睡”多年的成果,通过研究院牵线搭桥,找到“婆家”,走向生产线。
“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孵化模式,打通了从原始创新到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让科研和产业“两张皮”合成相互依存、共生互补的“一张皮”。
近年来,河北积极借力以京津为主的优质创新资源,加强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协作,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五年来,服务企业200多家,院企合作项目130余项,项目总额超3000万元;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在馆陶县建成国内首座年产万吨级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一体化装配智能植物肉工厂,投产后,预计年产植物肉1万吨,利润5000万元……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近年来,河北还采取多种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促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比如,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选派科技特派团,成为高校与企业的桥梁纽带,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再比如,省科技厅还会同地方政府组织京津专家河北行活动,利用大学教授周末时间,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为棘手的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一系列创新探索,推动着产学研合作不断走向深入,越来越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上广阔的产业领域,助力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记者刘荣荣、王璐丹)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