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8日,河南郑州,一场牵动黄河沿线省区的会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习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5年间,同一主题三次召开座谈会,习足迹遍布黄河上中下游,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持续向纵深推进。
牢记殷殷嘱托,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决贯彻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从生态保护全局中突出出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综合、系统、源头治理,美丽黄河日新月异。
一组组数字是黄河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见证。2020年以来,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连续达到Ⅱ类。今年1—7月,黄河流域(河南段)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占比93.9%,无劣Ⅴ类水质断面;2023年,河南黄河流域城市PM2.5、PM10浓度分别较2019年下降23.0%、23.8%,优良天数较2019年增加49天,达233天;黄河流域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生态文明之花次第开放。流域内累计创成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8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个省级生态县;伊洛河(洛阳段)入选国家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郑州、开封、洛阳、鹤壁四市入选国家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济源在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评估获得优秀等次,洛阳成功入选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到三门峡栖息越冬的白天鹅达到1.5万只,成为全国首个“白天鹅之乡”。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一场自上而下的黄河保卫战打响了。
成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组织实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全面宣传贯彻《黄河保护法》……省生态环境厅立足主责主业,高位推动,统筹谋划,不断推动流域生态保护迈上新台阶。
从《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考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河南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到《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河南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一系列文件自上而下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搭建起调度通报、考核奖惩、联席会议等制度机制,让黄河流域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落实有章可循。
2021年3月,我省在全流域率先实施《河南省黄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严了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5项主要指标的排放标准,增加了氟化物指标。与此同时,25个重点涉水行业减排措施技术指南发布,禁止排污单位以任何方式直接向水功能区为Ⅱ类水质的水体和地表水型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水体排放污水。
探索建立全流域、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继2021年在黄河流域开启首次省际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后,日前,“鲁豫”再度“续约”。新一轮的《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补偿期限延续至2025年。
河南省内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也不断取得新进展。截至2023年年底,金堤河沿线的长垣市、滑县、濮阳县,伊洛河沿线的三门峡、洛阳、郑州,蟒沁河沿线的济源、焦作,均已签订协议,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日渐完善,出豫入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
伊河是洛河的第一大支流,下游至偃师区杨村汇入黄河重要一级支流洛河。近年来,伊洛河通过控源治污、引水补源、清洁河流等309项工程,整治河道268公里,沿线排污口全部截流,由荒草丛生实现华丽转身。
2019年以来,伊洛河全流域10个国省控断水质持续保持Ⅲ类以上。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无独有偶,黄河一级支流金堤河也曾是条“问题”河流。聚焦推进水污染防治,2023年,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编制金堤河“一河一策”方案,其中6项得到省级资金支持。通过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工业污染防治、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水生态保护修复等,金堤河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5年来,河南共完成黄河流域265家涉水污染源提标改造,有序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监测、整治”,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补短板行动、医疗废水安全处置,起草编制《河南省“净水入黄河”工程方案》,规范化建设28个市级、48个县级、290个乡镇级水源保护区。
协同推进流域水、气、土污染防治,黄河流域大气、土壤防治工作也交出喜人答卷——
加强大气污染治本之策。黄河流域共有561家企业完成深度治理,6家钢铁和41家水泥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323座,沿黄九市一区城市建成区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新能源比例分别达到98.9%、77.1%、61.5%。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稳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指导,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标志性战役,累计完成农村综合整治行政村7051个,整治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116条,涌现出开封兰考县张庄村、安阳林州市石板岩村等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为了深入推进黄河流域污染防治攻坚战,河南把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作为重要任务,聚焦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系列问题,黄河警示片披露问题,紧盯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暗访调研、监督检查交办问题,建立台账,挂账销号。近年来,河南还与山东、陕西省签订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协议,推动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和行政边界地区污染共同防治。
9月12日,习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蟒河生态流量偏低,如何恢复?”“弘农涧河生态本底情况不清,怎样补齐监测空白?”“郑州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如何优化再生水循环利用?”……2023年3月起,我省黄河流域典型城市“一市一策”驻点科技帮扶火热启动。直面问题,驻点科技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已解决地市实际问题43个、形成政策标准建议30项、提出工程项目建议44项。
优化环境准入。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指导产业布局和项目选址,用足用好“三线一单”绿色标尺;制定实施沿黄开发区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提升、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两高”项目会商联审等举措,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有效提升黄河流域环境治理水平;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民营重大投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加大服务保障。
优化环境监管。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黄河流域全面完成排污许可全覆盖及“双百”审核;实行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持续规范涉企收费和罚款。在我省黄河流域建立2077家A级、B级(含B-)和绩效引领性企业培育清单,实施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严禁生态环境领域“一刀切”。
助力绿色发展。制定支持沿黄九市一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措施,推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市一策”驻点科技帮扶做法,全面推进化工、电镀、制革、造纸、印染等涉水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加快推动工业园区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洛阳、济源等地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谋划,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和经营主体支持黄河流域绿色发展。
“要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牢记习嘱托,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中石化洛阳分公司脱硫塔入口法兰处有大量有机胺泄漏,随雨水流入里村沟和二道河,有可能会污染黄河,并影响下游焦作市,造成跨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操作无人机进行取样、利用活性炭吸附坝构筑、挖机构建应急空间……充分运用“一河一策一图”成果,工作人员从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污染物处置、应急监测到终止善后一气呵成,成功应对了此次“泄漏事件”。
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是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维护全省生态环境安全的具体举措。截至目前,已有53条黄河主要支流有了自己的“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处置方案。
守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底线不朽情缘官方网站,危险废物防范是重要一环。5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开展“清废行动”,692个全部疑似点位全面核查完毕,346个环境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处置处理固体废物225.4万平方米、约32.8万吨。高标准完成4594座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汛前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防控“一废一库一品一重”生态环境风险。
如今,黄河流域不少城市已“轻装上阵”“无废出发”。郑州、洛阳、三门峡、兰考等地作为河南省“5+1”城市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名单,其他省辖市(区)也积极开展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无废细胞”遍地开花,“无废生活”成为时尚。
“让黄河造福人民,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哲表示,“我们将坚定扛稳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战略要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在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当主角、走在前、作示范,努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走笔中原 “字”证黄河——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河南实践
豫见幸福 河你一起丨幸福长河润中原——河南黄河河务局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纪实
图说丨总编有约 学习面对面·企业篇⑦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积极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